9月至10月是一年中家裝開工的最好時節,加上借助節日促銷活動,不少裝修公司都推出了裝修“打折”等優惠。然而許多業主在真正簽訂了裝修合同后發現,裝修合同報價與實際結算相差甚遠,有的家裝項目甚至出現了比報價高幾倍的怪現象。一些家裝公司時也發現花樣百出的報價方式,其中既有計件的算法,也有按工種分類的算法。大多數業主都以為選家裝只要看其報價是否“實惠”,要求十分明確,但是希望明明白白消費的業主卻不知,在真正結算時,家裝公司可以將原先的“報價單”如變戲法般增加許多支出,一些家裝業內人士也披露出目前家裝預算中存在多個“通病”。
“預算通病”1:
裝修報價整體“打包”
做家裝是一個繁瑣的工程,主材就包含地板、墻地磚、乳膠漆、吊頂、櫥柜等在內的8大類,輔料則有膩子粉、防水涂料、木工板等十余種類,還要加上人工費,其中又包括泥工、水電工等等,過程繁雜、種類繁多。家裝公司就將包括主材、輔料、人工費在內的所有家裝項目,全部混在一起,說一個總價,“打包”放在業主面前。這樣做,原本會使得業主省心省事,但因其采用“混搭風格”,加之家裝公司對于裝修材料進購價有“量大價低”的優勢,業主根本無從參照市場指導價對家裝公司的報價進行參照。
市裝飾行業協會秘書長孫建設指出,一些規模較小的家裝公司,在目前情況下接單都比較困難,往往是“抓住一個,就不放手”,利用消費者不了解材料成本價格,隱瞞材料制造材質、工藝等直接成本,以次充好地向業主報價。如實木門這一項,兩板實木板拼貼在一起,叫實木門;而用實木皮貼面,中間用纖維板復合而成的,依照最新的國標規定,也叫實木門,但價格與前者相距甚遠,前者一般要1500元以上,后者則只需800至1200元。新愛華裝飾公司董事長顧愛華表示,正規裝飾公司在制定預算時,都會將材料的材質、工藝以及品牌明確地向業主進行說明,因此,消費者在選擇家裝公司時還是應當向正規、大型品牌家裝公司靠攏。
“預算通病”2:
工程量算法不規范
在家裝中,工程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家裝工程的總體價格,而多數業主對這一環節恰恰不了解,如墻體面積、地面面積、墻地磚數量、櫥柜體積等計算。由此,一些裝飾公司故意在預算中多報施工面積,“多賺一點算一點”。如臥室衣柜的不同開門之間的隔板,重復計算兩次;又如大面積的電視墻紙用量,不足一面墻體面積,按墻體全面積計算;廚房、衛生間貼半墻磚,卻按100%面積計入工程量。
對此,市裝飾行業管理部門人士提醒業主,這類情況是最常見的不規范操作,業主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“稀里糊涂”地就向家裝公司妥協了。要杜絕這類情況也不難,在家裝前,對要施工的地面、墻面劃線,量好尺寸,并且查看交房合同上所說明的墻面、地面面積等,一般來說,地面面積等于使用面積,使用面積等于房屋建筑面積乘以85%,墻體面積等于地面面積乘以3。
上一條:液體壁紙開啟涂料行業新格局
下一條:揭秘油漆涂料四大流行元素